创业如同龟兔赛跑,早出发不一定早到

文/ huizhi 2014-08-28 11:04:25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连续碰到了好几个“二次创业”的团队。二次创业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被老板坑了,产品赚钱了一分钱不分,还巴不得人走;有的是技术上出现了没有意料到的重大问题,导致产品延期而弹尽粮绝;还有的是没想清楚做什么,改来改去。但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团队都相当缺乏经验,很年轻就出来闯荡。

老实说现在的平均薪资和十年前比大约翻了一两番,但房价升了一二十倍,这是个很悲伤的年代。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拥有极低的机会成本去做出跟以往不一样的选择。而很多创业成功者也用自身的经验与经历,给一群年纪相仿但也正值彷徨或更想要做出一番结果的年轻人,给予加油与鼓励。

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许多迷惘与不安全感。但越是如此,越不能太着急。

从小的教育都给大家一个速成的心态,国外做学问准备一件事情常常是以年为单位,而不是像我们很多学生写论文几天几个月就可以达到。走在这个过程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误以为路是长得看不见尽头,但其实并不是的,中间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最后才会走向成功。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很痛苦,那就要庆幸自己是在对的路上。

我非常建议想创业,却没有在这个产业工作过的人,先去加入一家好的公司,学习个两、三年,再出来创业。

比如说互联网,虽然可以称为一个行业,但它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之下是科技,而之上则搭载了媒体、渠道、娱乐、服务等种种行业的数字化、去中间化。因此,它继承了科技对于精准的严格要求、媒体的快速变化、渠道的最后一公里战争、娱乐的大好大坏,以及服务的会员经营等诸多特性,再加上互联网独有大数据的取得、分析与应用,以及20年的发展历程,让全部知识经验被迫不断被融合、重新发明、重新使用,渐渐造就了今天这个超级错综的结构。

因此,如果没有实际在这个行业里待过,要从零开始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想办法全面取得这些前缘的产业知识,并且能够化为实际策略与操作方法,事实上是非常困难,取得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常常需要在错误中学习)。而相反的,去一家已经有些成绩、规模又不会太大的公司上班,反而是取得这些关键行业知识比较低成本的方式。

下面这个图是最好的解答——

1409195108914420.gif

假设 X 轴是创业的进度,而 Y 轴是个人产业知识与信誉的积累。如果三个条件差不多的新人,A 直接开始创业 (斜线),B 先到公司上班一阵子后再出来创业 (曲线),而 C 则是去大公司上班了十年才出来创业 (直角)。

从表面上看,一开始 A 的创业进度是领先的,因为 B 跟 C 都是去别人的公司历练。但 B 经过了曲线加速,一旦出来创业,他到达终点的时间很有可能比 A 还要快上许多。至于在大公司待太久的 C,虽然很快比 A 与 B 累积了更多的知识与人脉,但由于太晚出来,到达成功的时间却是最久的。

当然这不是一个完全精准的模型,但它相当程度描绘了我想表达的意念,直接开始创业,不仅是成本较高、成功机率较低的创业方式,也很有可能不是最快到达目标的方式。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想创业却缺乏产业历练的新人来说,先去一家优质的公司学习一阵,实在是比较好的选择。

当然,今天你看了我的分享,你还是不会成功,就像之前我在文章中提到过的错误依然看到大家在犯。我的路是我的路,你的路也还是你的路。但我们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是,永远都不停止学习。

消息来源: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