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5年国内文学类IP手游研究报告:正版IP手游占20%

文/ 龙之心 2016-03-08 15:16:09

游戏葡萄3月8日消息,DataEye今日发布2012-2015年国内文学类IP手游研究报告。

一、文学类IP手游概况

文学类IP手游是指以文学类作品为游戏题材改编来源的游戏。根据传播载体及年代的差异,文学类IP主要分为传统文学类和网络文学类两类IP。传统文学类IP手游的题材主要来源于经典的武侠小说及国内外文学名著。网络文学类IP手游则取材于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文学作品,涵盖玄幻修真、都市言情等多个题材领域。

1.jpg

文学类IP手游分类

2015年,国内传统文学类IP改编的手游数量超过300款, 2012年至2015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已逐步放缓。

经典武侠小说是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但随着手游改编权逐步被大厂所掌控,行业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武侠类IP不再成为中小厂商开发游戏的首选题材,其类型占比逐年降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类型份额较为稳定并逐步发掘出更多未被使用的作品,而海外知名文学作品也逐步受到国内厂商的关注,其占比逐年上升。

2.jpg

传统文学类IP手游数量概况

2012年至2015年,国内网络文学类IP改编的手游数量连续三年大幅增长,目前市面各类型的游戏数量已接近100款。玄幻仙侠类作品作为网络文学中热门程度较高的品类,具备较为优秀的游戏改编适应性,已成为现阶段改编手游数量最多的IP类型,并且已出现少数以该类网文IP改编的头部产品。

从2014年开始,网络文学中的细分题材领域被逐步挖掘出来,都市言情类IP、机甲与星际为代表的科幻类IP及以盗墓为首的灵异类IP开始出现相关的游戏。

3.jpg

网络文学类IP手游数量概况

文学类作品在角色、剧情、物件等多方面均具备较为丰富的内容资源,轻度休闲向的单机游戏较难充分发挥题材价值,因此多数厂商均倾向于将文学类IP改编为相对复杂的网游,网游在整体游戏中占比达83%。

与行业多数游戏类型情况相近,2D游戏同样占据文学类IP手游的主体,但从2015年开始,3D游戏的数量大幅增长,相比2014年增长率达140%。从题材来源地域上看,绝大部分游戏题材来源于国内文学作品,仅有6%的游戏取材于欧美及日韩地区的文学作品。

4.jpg

单机网游占比、画面类型分布、来源区域分布

随着行业IP版权维护意识逐步增强,文学小说及顶级网文的盗版游戏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盗版IP手游占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而正版IP手游占比则逐步提升,在2015年占比已接近20%,远超行业IP手游平均正版比例。西游、封神等公共IP因其版权归属的特殊性而被大量使用,这部分游戏每年的数量占比均超过50%。

市面上的网文改编手游大部分为正版游戏,但IP被盗用的情况已经出现,不少对应题材背景的手游开始使用知名网文的标志性角色及故事情节。经典武侠小说是文学类IP中侵权现象最为严重的类别,但由于版权方多次展开维权,武侠小说IP被盗用的情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

5.jpg

文学类IP手游版权使用概况

卡牌类和角色扮演类游戏作为手游市场最主流的玩法类型,且能够较好的运用文学作品本身具备的丰富素材优势,成为了国内厂商最热衷的游戏改编方向。

受重度游戏风潮影响,取材于武侠小说及网文的大型角色扮演类和动作类游戏开始涌现,在2015年这两个类型的游戏数量增长幅度均超过80%。从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手游厂商积极探索细分领域,尝试将文学IP和不同的玩法相结合,如放置类、跑酷类、模拟类等,其中轻度休闲向的游戏数量在2015年增长速度接近200%。文学类IP手游的游戏类型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同质化卡牌,正逐步趋于多元化。

6.jpg

游戏类型分布、玩法复杂度分布

国内武侠类文学IP主要来源于“金梁温古黄”等新派武侠代表,其中金庸及古龙的武侠作品最受手游厂商的关注,在改编来源中占比合计达98%。

金庸武侠作品在90年代开始被反复改编成影视作品,对各年龄层次的人群均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其用户基础要高于其他武侠作品,因此也被大量改编成手游。从2015年开始,IP价值被行业广泛认可,大部分厂商及渠道平台开始进一步扩大对顶级IP的储备,古龙、温瑞安、梁羽生、黄易的知名武侠小说IP基本已被瓜分完毕。

7.jpg

武侠IP手游改编来源分布

网络文学IP手游有接近50%的改编来源于网文领域最顶尖一批作者的小说作品,20%的作者提供了行业近50%的网文IP手游题材。

随着行业IP授权逐步规范化,IP授权类型细分的模式逐步受到版权方青睐,一个IP先后授权给多个厂商的现象愈发明显。在2015年各题材分类中最为热门的网文作品基本均被改编成了多款手游作品,如《莽荒纪》、《大主宰》及《鬼吹灯》等。同时,为了避免同类倾轧,各个厂商开始重视IP特性,逐步挖掘出更多的细分玩法类型。

8.jpg

网络文学IP手游改编来源分布

使用IP复制明星产品玩法快速产出游戏是国内部分厂商常用的运作模式。2012年至2015年,在玩法设计上与明星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文学类IP手游占比达53%,同质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同质化游戏集中为卡牌类及角色扮演类游戏,两者合计占比达40%。

回合数值卡牌、动作卡牌、横版回合制RPG类游戏、横版动作格斗类游戏是同质化游戏最为密集的玩法类型,其中《我叫MT》、《时空猎人》、《忘仙》、《大掌门》、《神仙道》等游戏成为同质化游戏最常见的模仿对象。

9.jpg

文学类IP手游同质化现象概况

二、文学类IP手游价值分析

传统文学及网络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IP资源库,在产品设计、运营推广、泛娱乐化及资源垄断上均存在较大的价值。

文学类IP可为游戏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部分文学作品本身具备十分强的游戏改编适应性,其中包括玩法设计、美术设计、数值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均可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可较大程度的支撑游戏开发需求,并节约游戏制作成本。

文学作品中的创意,特别是成长体系方面和剧情大事件等内容,可从中挖掘特色玩法形成游戏的差异化优势,并进一步博取文学类IP粉丝受众的认可。

10.jpg

产品设计价值

知名文学类IP受众规模大,并且与游戏用户存在一定的重合度,在策划游戏活动时可参考题材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标人群的集聚化为精细化的广告投放及市场推广提供了参考,厂商及渠道发行均可依据IP对应人群的特性来制定有效的推广发行策略。

粉丝受众普遍具备较强的情感偏好,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同时可能产生自发的口碑传播行为,进一步扩大游戏的宣传效果。

11.jpg

运营推广价值

在泛娱乐化方面,多产业领域的相互渗透融合,将吸引到更多的受众人群,进一步拓展游戏的用户基础。

文学作品在完本后均不可避免出现明显的热度下降问题,导致游戏的用户关注度相应下滑。改编为动漫、影视等不同领域的作品后将延续IP的高热度,延长游戏生命周期。通过游戏的口碑传播提高IP本身的热度,使得IP对应的衍生品具备更高的用户关注度,拓展新的价值变现机会,实现IP与手游双赢。

12.jpg

泛娱乐化价值

研发商、发行商及渠道平台均可借助IP来形成内容壁垒,巩固竞争优势。IP手游具备高转化率、高用户忠诚度的优势,并且能够为渠道平台拓展新用户,整体的渠道重视度普遍高于非IP手游。大型的渠道及发行均开始储备优质IP资源,通过吸引研发商进行深度合作来巩固自身的内容优势。

IP授权本身具备版权有限期内的垄断优势,买断IP的形式将有效阻碍竞争对手在该题材领域的发展,提高同类型竞争力。

13.jpg

资源垄断价值

三、文学类IP手游用户特征及市场表现分析

传统文学类IP作品男女比例约为8:2,男性用户仍然占据主体地位。80后及90后是传统文学作品的主要用户群体,其中80后用户的占比超过了50%,各题材的知名传统文学作品对现阶段的青年用户仍然具备较大影响力。

从学历分布上看,用户数量占比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低学历用户成为传统文学类相关作品的主要受众,新生代用户在传统文学的传承上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

14.jpg

传统文学类IP用户性别、年龄、学历分布

网络文学类IP作品男女比例约为6:4,女性用户的比例远高于传统文学类作品。其中大部分用户为80后及90后,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合计占比达45%,在整体年龄结构上相比传统文学显得更为年轻。由于网络文学对应的这部分用户在游戏经历和可支配时间上最为丰富,与游戏用户重合度相对较高,国内厂商也愈发重视网络文学的用户价值。

基于阅读门槛低、题材多样、内容更新快等多方面的优势,网络文学基本覆盖了各文化水平的人群,其中本科学历的用户数量相对较多。

15.jpg

网络文学类IP用户性别、年龄、学历分布

传统文学类IP手游在2012年至2015年推出了大量的产品,每年在AppStore中获得畅销表现的平均比例为7.15%。网络文学类IP手游起步较晚,相关的游戏数量并不多,但每年能够进入畅销榜TOP100游戏的比例已接近30%,精品率相对较高。

文学类IP手游排名在TOP20内的头部产品中,传统文学类与网络文学类比例约为7:3。除了经典武侠小说及热门网文外,西游、水浒等公共IP仍然占据其中较大份额。

16.jpg

文学类IP手游畅销产品比例

四、文学类IP手游良性设计分析

对比动漫、影视等IP类型,文学类IP本身不具备直接可用的美术素材,但这也使得厂商在进行手游改编时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借助情怀争取成熟题材受众,或是通过新颖的题材风格改造来吸引年轻用户群体,均为有效的游戏画面设计思路。

17.jpg

游戏画面良性设计分析

大部分文学类IP均具备大量可挖掘的素材内容,为玩法系统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思路。根据玩法系统的创新带来新颖游戏体验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性,但尊重原著及避免游戏同质化已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关注。

18.jpg

玩法系统良性设计分析

随着跨界合作的深化和行业发展,各类型的文学类IP手游推广营销策略开始出现,在牢牢把握核心目标人群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潜在用户群体的渗透力度。

19.jpg

推广营销策略分析

把握题材优势及热度效应成为文学类IP手游运营的要点,长线的IP内容迭代开始备受关注。

20.jpg

游戏运营策略分析

五、文学类IP手游发展趋势分析

现阶段文学类IP手游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已拓展出多元化的游戏玩法,在多个主流游戏类型中均出现了对应的头部产品。同时,越来越多的差异化文学作品题材被逐步挖掘出来并使用到手游当中。

21.jpg

系统玩法趋于多元化

文学类IP可为游戏提供大量的游戏素材,在改编为游戏的历程中,文学类IP手游的剧情代入感逐步增强,不再拘泥于最开始的简单挂名和粗糙的换皮复制,在角色造型、剧情、技能、物件、场景、成长体系、人物关系、势力阵营等多方面深挖游戏代入感。

22.jpg

题材使用率趋于最大化

文学类作品的作者具备一定的口碑影响力,特别是在网文领域,高密度连载式的线上内容传播形式极大提高了读者群体的关注粘性,网文作者个人的口碑价值被较大程度的放大。在改编为手游的历程中,作者的参与度逐步提升,在游戏开发、内容咨询、运营推广等多方面逐步发挥自身的作用。

同时,为了确保IP手游的质量及增强IP变现能力,少数作者已开始通过入股或设立手游公司来提高主导权,越来越多的合作模式和参与模式开始出现。

23.jpg

作者参与度逐步提升

文学类IP手游研发运营分工不断趋于细化并逐步产生交叉,文学作者、版权中介、游戏研发商、代理发行商、游戏渠道商及多领域的IP运营方共同参与游戏整个运作历程,在不同的业务范围内促进IP手游的发展。

24.jpg

游戏分工交叉细化

未来趋势预测:

  • 系统玩法多元化:IP手游玩法模式逐步趋于多元化,紧密结合题材特性的玩法创新成为关注重点。题材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细分题材领域的文学类IP被使用到手游中,催生新的玩法品类诞生。

  • 以代入感为主导:游戏版本迭代速度与IP内容消耗速度寻求理想的平衡点,故事性元素成为游戏持续的活力,游戏代入感的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IP手游逐步转变为IP内容的重要传播载体。

  • 分工细化及多方运作:围绕IP改编手游及经营运作全过程的参与者进一步增加,分工愈发专业与细化,以文学类IP为源头的IP泛娱乐化模式将被广泛使用,IP的价值空间将逐步扩大。

  • 用户理解层面革新:迎合年轻用户群体的游戏诉求成为传统文学类IP手游开发要点,符合新生代的审美风格及题材改造方向被充分运用。线上阅读平台及社交平台成为IP手游推广中触达网络文学目标人群的有效途径,促进玩家互动及读者转化的方式将逐渐增多。

  • IP资源集中化:IP资源逐渐趋于集中化,垄断优势愈发明显。精品IP手游将在渠道资源、用户基础、泛娱乐化可行性等多方面对同类游戏形成压制。IP价值的差异化将促进行业针对IP评估甄选的标准化,IP资源的争夺将逐步趋于理性。

25.jpg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