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山寨,只有更山寨!免费榜第一竟是这路货色?

文/ 托马斯之颅 2016-08-30 11:00:11

8月29日,一款名为《贪吃蛇大作战》的休闲游戏登顶App Store免费榜。

山寨1.png

在这款由武汉微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游戏中,玩家要扮演一条小蛇,吞食地图中的光球,慢慢变长。小蛇的头部撞到其他蛇的身体就会立即死亡,身体则化作光球,供其他蛇吞食。

山寨2副本.jpg

《贪吃蛇大作战》截图

然而,这款国产休闲游戏并非原创,它的核心玩法与海外游戏《slither.io》完全相同。

《slither.io》是一款由Steve Howse研发的页游,并曾先后登陆iOS和Android平台。可惜因为服务器架设在国外,玩家体验不够流畅,始终不温不火。反倒是单机版本的《贪吃蛇大作战》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山寨3副本.jpg

《slither.io》截图

这似乎又是一桩国内游戏抄袭国外核心玩法的案例。可事实上,《slither.io》也并非完全原创,它的核心玩法脱胎自Matheus Valadares的作品《agar.io》。

《agar.io》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这是一款玩家扮演细胞,互相吞噬的游戏。虽然《slither.io》将细胞改成蛇,将吞食其他玩家改成了阻拦其他玩家,并将移动、分身、吐球的三重操作简化成了单一的移动操作。但核心思想仍旧一致:死亡后立即重生,且身躯越大,操作起来越容易出问题。

山寨4.png

《agar.io》截图

而之所以国内的从业者和玩家大都知道《agar.io》,反而是因为《球球大作战》。和《贪吃蛇大作战》于《slither.io》一样,《球球大作战》的核心玩法也与《agar.io》完全相同。

山寨5.jpg

《球球大作战》截图

历史更是惊人的相似:同样因为网络的原因,《agar.io》在中国并没取得多好的成绩,反而是加入许多系统的《球球大作战》大获成功,DAU已经突破千万。

更尴尬的是,在某游戏推荐平台上,还有玩家称《贪吃蛇大作战》抄袭了《球球大作战》……

山寨8.png

这样的观点并非毫无道理。除去核心玩法与命名风格的类似,《贪吃蛇大作战》的UI也与《球球大作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的高饱和度画风,同样网格状背景(当然,后者的网格背景也出自《agar.io》),同样的金银铜排行榜风格、同样的移动摇杆和闪电状加速按钮,甚至《贪吃蛇大作战》“分享获得金币”和《球球大作战》“分享获得棒棒糖”的病毒传播机制都完全相同。

这一笔烂账,真不知从何算起。

山寨9.jpg

一路复盘下来,如果单从核心玩法来看,那四款游戏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山寨6副本.jpg

于是,《agar.io》、《slither.io》、《球球大作战》和《贪吃蛇大作战》就这样组成了充满讽刺的“毅种循环”——山寨作品并非抄袭事业的终点,山寨山寨作品倒是成了新的“成功”之道。

山寨7.jpg

而另一方面,这桩“山寨山寨作品登顶免费榜”的荒诞事件,也算是国内游戏山寨新趋势的缩影:国内大厂维权,我们可以山寨国外大厂的游戏嘛;国外大厂维权,我们可以山寨国外独立开发者的游戏嘛

你抄我来我抄他,抄来抄去是一家,多么和和美美的景象!但或许是葡萄君太过幼稚,实在无法理解个中的商业考量:

如果从业者认为一款游戏的核心玩法确实亮眼,是否可以通过代理+本地化的形式,来让玩家获得更好的体验;而非利用国外小团队不懂中文,也没有能力架设中国服务器的知识技术鸿沟,将玩法直接抄袭过来?相较之下,前者的方式无疑更加正当,也未必就会损失多少的利益。

退一步说,即便核心玩法完全相同,开发者能否从游戏设计角度稍微优化一下原作,以获得更好的市场反应?但《贪吃蛇大作战》反而放弃了原作的网络交互,转而改用单机AI+随机昵称的方式来伪装其他玩家。很遗憾,在这一过程中,葡萄君并未看到丝毫游戏设计的进步,只看到了游戏体验的倒退。

讲真,这是一个国家游戏山寨事业的胜利,也是一个国家游戏创新与研发能力的耻辱。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