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是业界生态最原生的反映。游戏葡萄于每周末推出“葡萄语录”,蠡测业内百态,臧否各色人物,将游戏界有触感、接地气的一面反馈给诸位读者。
1、“像蓝洞这样这么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的游戏公司,我还真的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3月8日,《絶地求生》的开发商蓝洞发布公告,声称前斗鱼主播“魔音糯米”的账号被封禁“系业务人员们的失误及错误判断造成”。
公告一出,立即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大量的吃鸡玩家在微博下面评论,有的人坚信糯米是开挂,认定蓝洞和糯米有利益往来,甚或是被人拿住了把柄;也有人根据公告认定蓝洞根本没有判断玩家开挂的能力,要求蓝洞返还被封账号。
然而无论玩家的诉求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蓝洞缺乏信任。
在问答社区“知乎”上,曾经有问题“如何评价魔音糯米”,几乎所有人都在抛出各种证据证明“魔音糯米”开挂作弊,排名第一的答案在2017年10月贴出一句话: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缺席”。
葡萄吐槽
游戏公司自打脸,这其实没什么稀奇的,运营调整、版本升级,都有可能让之前的承诺作废。
然而蓝洞这张公告却不一样。
对吃鸡的玩家来说,最讨厌的东西莫过于外挂,“魔音糯米”被爆出用外挂作弊后,很多老老实实吃鸡的玩家,不由自主地带入了情绪,主观上认定“魔音糯米”就是在游戏中遇到的那一类作弊者,事实如何并不重要,就是要借此出一口气,杀之而后快。
蓝洞这次出尔反尔,偏偏让这群“老实”的玩家脸上挂不住了。这群“老实”的玩家,随即上演了一出“为了面子什么都可以扯”的戏码,他们把矛盾上升到了民族主义,开始骂韩国人,骂国外的游戏公司,最后得出结论:
“蓝洞根本不能和腾讯比!”
“还好我们有腾讯!”
就这样,腾讯莫名其妙成了这场公告风波的赢家。
2、“我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关注这款游戏。”
3月9日,一位备注是“军事视频博主”的用户,发微博要求相关部门封禁Steam的游戏《VR女友》,称该游戏是“十足的毒草,非常戕害未成年人”,“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关注这款游戏”,令其不要在中国区出现,“把苗头遏制住”。
这一观点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而且以反对的观点居多。
葡萄吐槽
葡萄君还没有孩子,因此无法判断是封了对孩子好,还是不封比较好,这点由大家讨论。
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
遇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现象,不是试图去沟通解决,而是寄希望于有大人物包办一切,只要是自己乐意的,别人都得让路,凡此种种,都是巨婴思维。
“巨婴”们总觉得,自己需要有个家长管着,社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运转,没有这些就觉得不安。比如:
“这事必须得有人管管了,谁出来说句公道话?”
“XX公司凭什么不开发SLG游戏?XX那么好玩!”
“要是没有主机锁区,玩家就会玩不该玩的游戏。”
以这名博主为例,如果你对Steam出现某款游戏感到不安,理应和Steam沟通,阐明中国家长的焦虑,要求下架该游戏,或者采取其他合适的处理办法,而不是寄希望有谁接管整个摊子,并天真地以为他们会按着你的想法做好一切。
如果一个成年人觉得孩子是必须听管的,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不幸地成为他那样的人。
3、“我……我年轻的时候看的那个是什么? ”(斯库里)
微博主“@斯库里”近日放出一段网文截屏,作者疑似写作时偷懒,写出了几段耳熟能详的剧情。
葡萄吐槽
葡萄君近来发现了一种很方便的网文写作方式。
小说名字就定名为《网游XXX》。
前几张先做设定,设定好主角的数值、怪物的数值、NPC的出场……
第一章,主角出生在新手村,打第一只怪。
失血太多吃个药。
就这么写到99级,画面感极强有没有?
这其实是一部真实存在的小说,小说最后烂尾了,作者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4、“如果区块链游戏不把游戏性放第一位,仅仅依靠金融属性和流量特点,肯定也是个庞氏的局,甚至还不如更简单的ICO。目测一波经过区块链概念改造的传销游戏来袭。游戏的海洛因属性之外又多了项传销属性。”(吴刚)
春节后,区块链自媒体们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冒了出来。恍惚间,区块链小编的月薪已经赶上了咪蒙的助手,一年可以拿到60万了。
沉寂多年的新媒体人,似乎又尝到了几年前公众号红利期时的甜头。
新兴的区块链自媒体纷纷喊出了高薪招聘的呼声,既渴求原创内容,也需要新鲜血液,然而在此之外,媒体与媒体之间又短时间内爆出抄袭、侵权的纠纷,暴露了背后既缺乏专业能力,也缺乏行业资源的困境。
顽石互动的CEO吴刚在朋友圈评论道:
“区块链游戏的媒体小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以后大概率都要改行做股评人了。话术大致是这样的,上周我们推荐的韭菜游戏,今天走出了完美的大阳线,信心持有,一起坚守,游戏改变命运。游戏运营们,可以改名叫操盘手会比较贴。至于游戏的重大利好肯定不是新patch,而官方启动回购啦!”
“如果区块链游戏不把游戏性放第一位,仅仅依靠金融属性和流量特点,肯定也是个庞氏的局,甚至还不如更简单的ICO。目测一波经过区块链概念改造的传销游戏来袭。游戏的海洛因属性之外又多了项传销属性。”
葡萄吐槽
葡萄君这两年想明白一个道理,虽然大家都冠以自媒体的名头,但其实做得并不都是媒体的生意。
以今日头条来说,虽然看上去和其他新闻客户端差别不大,但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做的是媒体生意,凭深度报道吸引读者,顺便卖广告;前者是以低门槛的流行内容产生流量,做的是流量生意。
转换到区块链新媒体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冠之以“区块链”的名头,但人家做的并不是“区块链”的生意。
对一个看透了媒体套路的人而已,就算自己不懂区块链,也一样能赚到钱。对传统媒体小编来说,你要么放下身段下海,要么保持品格穷下去,酸别人是没有用的。
不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区块链媒体,大抵是目前区块链热潮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