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星座:同属一家公司的不同App 之间有星座效应

文/ 白狗 2014-05-19 16:08:02

Fred Wilson 在《App Constellations》中的观点很有意思,提炼一下:

你可以将你日常用的非游戏类应用列张表,你会发现:

你所列出的 App 表单,同免费版排名前100或前150 的相差无异。

你会发现其中有几个可能出自同一家公司。

相差无异这一点,原因在于移动端存在强者愈强效应。而后者,即 Fred Wilson 所谓的“App 星座”效应。

几个同属一家公司的 App,就像组成某个星座的星星,属于这家公司的星座里。通过表单,你可以看到,你手机里的 App 星座,可能是 Google 、Facebook、Dropbox、Yahoo! 或者 Apple 和 Twitter,不仅如此,大的公司最近也在不断的收购排在前列的这些 App,将其纳入自己的星座之中。

这些 App 星座的优势在于:

通常一个星座体系内的 App ,只需登录一个,其他便可自动登录。这对于星座公司而言,非常有助于他们做CRM 和广告精准投放。

同属一个星座的 App 之间的深度链接越用越多(当然类似Facebook/Twitter 等让第三方开发者更方便的链至其星座App 的开放做法也越来越多)。这样你很容易在自己星座内App 之间,通过深度链接,打造一种类似Web 端的移动性和流动性的体验,从而进一步留住用户。

App 星座同时也是打破移动端分发难题的方式之一。如果你是开发者,你该如何绕开拼命挤进排行榜前几名的难题呢?现在,你可以利用自己的星座内 App,给用户直接推广你自己出品或者收购的 App。这种方式类似原生广告,而当你星座的对用户吸引力越大,也会造成一种“强者愈强”的效应。(这种方式,我感受最强的是四叶新媒体。)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在 PC 和 PC 软件时代,微软的 Windows OS 呈现霸主地位,同时也引领了 PC 时代的软件,比如 Outlook/Excel/Word/Powerpoint 等。而到了移动时代,OS 由苹果的 iOS 和 Google 的 Android 主导,应用方面则有六大星座主导 :Google、Apple、Facebook、Twitter、Yahoo!、 Dropbox 等。(作者这里指的是美国地区,国内可能就是腾讯、阿里、苹果、Google 等等。)

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星座”会崛起。

因为要做氪星人的应用的缘故,我几乎每天都在试用新的 App,而我的体会是:

App 的通用性越强 (比如邮件、即时通信、沟通协作、云存储服务等),我越会选择来自某个星座体系内的 App,原因是“星座”一般更稳定、更安全、如果涉及同其他人的合作,选择通用性的 App,彼此的学习成本更低,更高效。这也是为何现已形成星座规模的 App 群,其提供的服务通用性更强,服务更底层的原因。

而在需要个性化服务的时候,我会选择能够提供该功能,满足我个性化需求的同类 App 里,我认为最可靠的一个。这类个性化的需求,包括个人笔记类、GTD 工具、以及照片编辑工具等。

消息来源: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