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是业界生态最原生的反映。游戏葡萄于每周末推出“葡萄语录”,蠡测业内百态,臧否各色人物,将互联网有触感、接地气的一面呈现给诸位读者。
1、“C位出道算什么,‘一作出道’才是有身份的人。”
本周,广受关注的综艺选秀节目《创造101》收官,由11名女孩组成的“火箭少女101”正式成团,也让人们见证了粉丝经济的巨大力量。
大家想,如果这种力量能运用到别的领域,会不会也能同样创造出巨大的成就呢?
葡萄吐槽
葡萄君一直有个观点:粉丝经济必然造就脑残粉。
上世纪前期,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阿多诺,他在自己的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中,前瞻性地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在文化工业的时代,文化沦为商品,大众文化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被“经销商”以“批发”的形式推向市场。文化工业的一个特点就是“重复生产”,以“快感”麻痹人们的神经,什么最打动人,就把什么生产出来给人们享用。
文化工业信奉的理念是:大众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
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简单直白,同质性极高;自媒体们剪裁事实,贩卖概念;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重复。人们沉溺其中,对自己的真实的悲惨状况漠然不知。
生活在文化工业所塑造的环境里,人们会逐渐失去被顺从性取代批判性,形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脑残粉就因此而生了。
而且可以预见,文化工业愈发达,粉丝愈脑残。
2、“这SB孩子笑死我了!”
本周,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震惊了二次元界——B站热门番剧《不死者之王》第三季原画泄露了,肇事者疑似是动画外包公司的一名“实习生”。
“实习生”在对话中用了“偷原画”的字眼。
事后,当事人遭到粉丝们排山倒海般的攻击,但他本人回应却非常嚣张,偷只是个“玩笑梗”,自己是个“喜爱动漫的人”,如今各大网络平台的人都在攻击自己,令人感到“网络真恐怖”。
后来,当事人改名换头像,在B站上和其他用户展开争论。
看起来,二次元并非“只要有爱”就能存在的世界。
葡萄吐槽
在葡萄君来看,事件本身还无法确定泄露的是“原画”,也可能是当事人为搏出名搞的炒作,疑似泄露的画面也可能是前两季的镜头。
但无论如何,当事人本身职业素质极差,是无可争议的。职业素质这东西,学校不教父母不管,除非天生聪明,否则总得碰个头破血流才会用身体来记住。
以葡萄君来看,当事人的思维方式非常“巨婴”——我还是个孩子,我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责怪我?
这种逻辑,俗称:心里没有B数。
3、“哪个瞬间你觉得中国的游戏产业真叼?”
葡萄吐槽
葡萄君最近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玩家在Steam打折时一买就是成千上百的游戏,凭什么给网游充点钱就哭穷?
是啊,为什么呢?
葡萄君的租房中介也这么想:
“你买房花时心甘情愿花几百万,凭什么我扣你2000块押金你就要生气?”
4、“大多数父母自己不努力改变,不提升自己,而是将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
本周,葡萄君发现了一款非常有趣的游戏——《中国式家长》。
官方信息介绍,《中国式家长》“是一款轻松休闲,且充满现实隐喻的模拟养成游戏,模拟从出生到高考这段过程,探讨中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款现实主义游戏”。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并非家长,而是寄托了家长们期望的孩子。
据媒体报道,游戏玩法有点类似《美少女梦工厂》,玩家通过对日程进行安排,合理平衡学习和娱乐,让孩子的属性得到增长,此外还要参照父母的期望,让孩子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孩子每长大一岁,来自父母的期望就越具体,玩家必须舍弃一部分可能看起来与高考无关、有点“不切实际”的梦想,来让父母满意。
是不是听着有点熟悉?
游戏还有个特点——一周目的孩子成长后,就会变成二周目孩子的家长。
中国式的教育就是一个轮回。
葡萄吐槽
玩这个游戏,你能总结出中国式失败家长的典型特征:
自己毫无见识,现实中接触不到成功的人,只知道一些模糊的名人轶事,然后就用这些拼凑出来的东西加上自己的意淫来指导孩子,不但给不了孩子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反而只会强迫孩子在自己愚蠢的指导下做决定。
对于这些家长来说,你闭上嘴,就是对孩子最大帮助了。
钱玄同曾说,人过了40岁,对社会就是累赘。做家长也无非如此,上个世代的人,如何能理解孩子的处境呢?孩子们自然能像泄露原画的那位实习生一样,用头破血流的方式记住生活的军规。
至于家长就应该认识到,自己就像今晚的世界杯中的阿根廷队一样,解说用这样一句恐怖的话描述他们:
“他们已经30岁了,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