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青年报》在“02版:青年话题”连发了五篇“游戏成瘾”话题文章,数位作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围绕青少年“网瘾”成因,如何引导孩子摆脱网瘾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在《网游成瘾背后是游戏素养的匮乏》一文中,作者提到“游戏上瘾”是否是一个科学的疾病概念,目前在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专业领域尚无权威科学定论。电子游戏之所以容易引发公众的误解,是因为游戏生产及消费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即缺乏游戏素养。
“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就是因为家长欠缺“输出”能力,即不知道如何分辨游戏作品的好坏,也不知道孩子适合何种游戏类型。”作者认为,强调探索元素的功能游戏更适合青少年,并在文中举了《纪念碑谷》和国产游戏《惊梦》的例子。
而在另外四篇文章《解决游戏成瘾 需要游戏产业和家庭教育合力》、《网络只是父母教育缺位的替罪羊》、《暴力治疗网瘾 捣毁了感受快乐的能力》、《不要让网瘾“慰藉”孤独的留守儿童》中,作者也均表示一些不良社会因素是导致青少年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是教育失败的结果,不改变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仅仅针对依赖网络游戏着手矫治,无异于缘木求鱼”,“其实,网络没有错,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孩子更没有错,他是一张白纸;是父母错了,网络不过是他们教育缺位的‘替罪羊’。”
同时,也有作者认为游戏行业应该进一步加强自律,努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些中小游戏厂商,常常在游戏里打色情、暴力的擦边球,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使用欺诈手段,诱导用户,尤其是心智不健全的未成年用户大额付费的情况也不时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网络成瘾”“游戏成瘾”成为社会问题的直接诱因,而游戏行业也必须着力与解决这样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02版阅读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8-10/24/nbs.D110000zgqnb_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