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CCTV新闻频道13:00档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央视称: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于近期成立,并对首批20款存在道德风险的网络游戏进行了评议。经对评议结果进行认真研究,网络游戏主管部门对11款游戏责成相关出版运营单位认真修改,消除道德风险,对9款游戏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新闻并未透露20款游戏的具体名单。
据新华社报道,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日前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成立,是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升网络游戏思想文化内涵,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产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高校、专业机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研究网络游戏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可能或者已经产生道德争议和社会舆论的网络游戏作品及相关服务开展道德评议,为网络游戏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引导网络游戏企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促进依法管理与以德治理相结合,推动网络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在早先《法制日报》6月份刊登的《网游成为青少年主要网络危害 专家建议:明确网络游戏分级制落实游戏注册实名制》一文中,教育专家王大龙曾在采访中建议成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原文如下:
“王大龙认为,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上,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建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负责调查、审核、评估、监督、治理网络游戏。委员会由媒体牵头,政府、学校、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可以看出,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由主管部门主导,并会直接涉及到游戏审批,这一情况或许可以视为版署改组进展的积极信号。从职能来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对游戏的评审或建立在版号等相关制度之外,其辅助审核的作用可能更大。
由于央视报道中出现了“不予批准”的字眼,而“批准”对应的很可能是“申请”,有从业者猜测报道中提到的“道德风险评议”,或许会是将来版号审批流程新增的一环,意味着即使版号恢复审批,游戏过审难度也会加大。
不过也有从业者猜测这一信息说明政府在积极建立工作流程、制定审批制度,是版号恢复审批路上难得的透明化的信息。
而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有从业者认为目前游戏行业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环境危机”,前五次分别为“书号停批”、“电子海洛因”、“蓝极速网吧失火”、“中国移动关停百宝箱”和“手机内置游戏订单消失”,但“事后看都是强身健体的好机会。认同和赞同政府整顿游戏行业,成立道德委员会”。
央视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布信息,不禁让人联想到“产业年会公布新规”的传言,或许近期会有更多关于游戏审批的相关动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