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昨晚这演唱会办得,真跟给玩家过年,约着一起“包饺砸”一样喜庆……
这几年米哈游的演唱会,我去了3场。这场是我见过排场最大、塞内容也最多的一场。一是压缩内容——他们用2小时,就表达完了1个空间站+3个星球的冒险,堪称皮薄馅大;二是融合风格——东西杂却不乱,各个内容相处得够融洽。但修炼一年后的《星铁》,好像让这个能力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场演唱会一开始就在还原玩家们在《星铁》的冒险经历。如游戏伊始的场景,开场演奏的《卡农》被摇滚挤开,卡芙卡手握着小提琴登场,在重节奏的电子乐下拉响了她的角色PV曲四季协奏曲《冬》……全场被她的蛛丝缠绕,激光四处飞射。起初,我以为那只是作曲人的个人偏好,但事实上,它还关乎《星铁》世界的基底。项目的音乐负责人宫奇给我说,《星铁》项目设定特别,它是穿越星际的旅行,要容纳的无数星球。所以,这个能兜住一切内容的框必须足够大,能像宇宙一样包罗万象。比如,在玩家与仙舟的BOSS幻胧对决时,音乐一极使用了侗族大歌这种原生态的民族元素,另一极则使用了电子乐编曲,改变着前者的音色、节奏、质感,使之变成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不是用音乐去给玩家搭一个空间,而是用更接近玩家直觉的方式,来讲述一个世界的故事。宫奇提到,电子乐,其实也给到了他们某种程度的创作自由:只需要撷取一段旋律,整个团队就能发挥各自的力量——哪怕彼此的风格差异巨大,也能组成一个整体。这种语言,对玩家来说够直觉,对创作者来说也够自由。就这样,HOYO-MiX让电子乐先成为宇宙,然后用它和其他音乐融合,形成一个个星球,逐步搭建出《星铁》的世界。空间站强调电子科技感,雅利洛-VI是严寒与蒸汽朋克,仙舟是中华文化与丝绸朋克;后来列车行驶到了匹诺康尼,这里真是像上世纪的百老汇一样。光是听着音乐,就觉得自己生活在那个空间当中……一位认识的朋友在演唱会结束后,激动地发了朋友圈:“我说HOYO-MiX真的可以用音乐构筑世界,没人反对吧!”这帮人会去想象玩家在广场能听到怎样的街头音乐,在大街小巷能听到什么样的百姓生活。就像采样一样,撷取一段,将它包装变化,然后有了全新的质感。雅利洛-VI的场景组曲就是如此:电子乐的打击声是矿洞的敲击,人声低吟是工人们的号子,《八十八度矿底》的咆哮说唱,是下层区的人们被上层区统治者抛弃后,用说唱来表达不甘。在演奏《天下熙熙》《邀挽明月成宵宴》时,舞台用长袖舞表演,演绎了仙舟街市熙攘、科技宫阙的街景;在演奏《片时酣》《浮槎竟天》时,他们又让舞狮、转碟、空竹等杂技轮番上台,展示着仙舟百姓的日常生活。思路简单又有效:你眼所能及的生活与场景,就是你所听到的声音。宫奇那天累得不行,但说到这个的时候,嘴角还是有点压不住。他告诉我,他们在匹诺康尼琢磨了个新东西,那就是去想象生活在此的NPC们会享受什么样的音乐,然后把这个也展现给玩家。如果说此前的音乐是描绘看得见的生活,那么匹诺康尼的音乐理念就是描述那些看不见的文化。相比于此前雅利洛-VI的萧瑟、仙舟罗浮的生活,匹诺康尼的场景组曲完全就是这里人们的文娱,你听到的是他们所听的音乐,他们所看的节目,他们拖家带口去剧院看的百老汇,以及钟表小子滴滴答答的碎嘴子。也就是说,HOYO-MiX现在把世界音乐又分了一层,你能听到他们的生活,还能听到他们的文化,除所见即所得,还有那些超越视野所能捕捉到的“空气”。这个新思路其实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它或许也来源于HOYO-MiX对音乐所能表现的生命力和情绪的关注。后台见到宫奇的时候,他真的是一脸仙气。跟从矿井里出来一样,一脸憔悴。还没说上话,他就要拉着其他作曲老师去现场,让他们听听自己的曲子在现场演得对不对。我问宫奇,他们忙前忙后的到底要看啥。他说,音乐演得准不准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表达的感觉对不对,“每个人写歌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很原初的念头,我们得看看现场有没有把这个念头好好地表现出来。”我擅自说得通俗点,那东西多半是:情绪。再俗点,那就是:人味。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是在《星铁》中听到《踏上旅途》的时候。对于《星铁》来说,星球那么多,世界迥异,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总感觉HOYO-MiX除了依靠电子乐以外,还将更多创作投放到了“旅途”上,去思考大家在每个世界旅行的情绪,去讨论玩家在宇宙里旅途的意义。在雅利洛-VI的旅途中,演唱会需要在30分钟内就演绎完一个世界,所以你能很明显感受到音乐从下层矿井的生活区,慢慢向上爬升,在严寒中愈来愈压抑……直到《野火》爆发,所有的情绪向严冬发起挑战,直至冲破困境。所以如何描述情绪,我想,就是HOYO-MiX用音乐搭世界时最画龙点睛的一块拼图。比如,相比影视配乐的线性,《星铁》做情绪配乐会拆得更细一些:他们会把一段剧情的情绪拆分成许多段,然后每一阶段的情绪还会有一段细腻的循环节奏。在可可利亚BOSS战音乐《野火》的案例中,如果玩家在即将进入关键战斗前停止不动,音乐就在蓄力爆发的位置持续蓄力,保持着情绪高涨,同时它又会像浪潮一样不停循环,让情绪有一些波动。其实创作过程中,HOYO-MiX也有在刻意丰富情绪。一位音乐人就和我说过,他尤其喜欢和《星铁》合作,因为在完成了既定的主旋律以外,他演奏乐器的自由度太大,他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或者内容的理解,加一些很有趣的演奏技法。HOYO-MiX的说法则是,相比其他项目的音乐,他们给到演奏老师的乐谱会简单许多,有意留了一些表演空间,想看看其他艺术家会对某段内容是否有更特别的理解。宫奇把这个叫做人味。最终,这些情绪将无数的角色连在了一起,与玩家交汇,然后再去将一个个星球串联在一起……旅途的意义也在此出现。演唱会用2个小时展示了HOYO-MiX做内容的秘密:电子乐的自由,加上生活与文化的生命力,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踏上旅途的意义……这几个不同的层次就组成了「星穹铁道」音乐的一切。演唱会将旅途压缩后,这一点变得更加直观:量大管饱,杂而不乱。音乐只是一个内容的切片,它其实也反映了米哈游做内容方式的变化:一来,米哈游调度内容的能力是真的猛。这次演唱会也是把抽象的音乐情绪,具象成可见表演,也算从游戏外直观展示了米哈游调度资源去做表达的能力;二来,米哈游还有着对内容再创作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一些玩家听了成千上万遍的作品搬上舞台,重新演绎,然后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质感——昨晚很多玩家就在音乐变调的瞬间一秒察觉,然后激动地欢呼。三来,米哈游做内容的方式,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化痕迹:匹诺康尼的迭代基本可以视为米哈游做世界设计的流程发生了变化,从此前的探索场景,转变成了探索内容——其实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游戏内外,都能看出这一点。——这些能力和变化,或许已经改变了米哈游的内容生产管线,并将在后续的版本或星球中呈现出迭代的成果。最后,我想聊聊一些很个人的感受:米哈游和玩家之间的关系。昨晚的演唱会,应该是我参加的所有演唱会里,玩家和舞台主动互动得最激动的一场了:在卡芙卡演奏期间,场馆内此起彼伏地回响着“妈”声一片;三月七出来互动的时候,我原本还担心大家都是闷葫芦,结果大家很快放开,全场大喊着三月七的名字;更不提《水龙吟》副歌部分一出,更是将全场观众的情绪拉至最高点,整个场馆完全被上万人的合唱席卷着;还有在《天地为枰》的鼓点之下,景元将军携云骑军屹立于舞台中央,观众的情绪随之牵动;在一声声“仙舟翾翔,云骑常胜”的口号中,神君挥斧劈开云层,全场瞬间热血沸腾;令人意料之外的是,米哈游真的将萨姆机甲也搬到了演唱会现场,萨姆出场后,观众席的荧光棒变成了点燃大海的红色,周围四面八方的男生低吼着掏出手机狂拍……不过我个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演唱会在那些重新编曲的作品中,所想对玩家传递的强烈感情。演唱会最后一首音乐是游戏登录界面的BGM《星穹铁道》。音乐一开始是按原版演奏的:旅途漫漫,浩瀚的宇宙随着管弦乐响起,在所有人的面前逐渐展开……但渐渐地,《星穹铁道》的编曲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乐器融入进来,你好像能听到雅利洛-VI的声音,仙舟的声音,甚至还有匹诺康尼的声音。你就好像在那数十秒内与曾在游戏中相遇过的角色们快速擦肩而过。最后,所有的旋律都在不断发展,上升,变成更加宏大的史诗……至少对我来说,HOYO-MiX和这些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用这段旋律向我传递了足够清晰的语句:所有的音乐,还有伴随我作为玩家的一切,在历经这些世界的冒险后,会重新回到那辆列车,继续踏上旅途,继续保持着开拓的心情与未曾谋面的一切相遇。以前有机会坐到音乐人面前时,我总喜欢问,身为创作者的他们和玩家对话的方式是什么?我觉得,昨晚《星穹铁道》的音乐演奏推到高潮、玩家们被鼓舞到大声欢呼的时刻,便是他们对话完成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