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角真亏了?

文/ 修理 2024-05-06 16:59:02
因为工作原因,我总是会去各种线下展会和活动,有时候我会觉得做线下的重点,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它能持续做多久。

3月的GDC、6月的E3、7月的CJ、8月的科隆、9月的东京电玩展,包括年底的TGA,每个行业总有很多这样的“日历事件”——不管你是否真的感兴趣,但每年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去关注。而当它突然消失的时候,你会感到「不习惯」,比如说办了近30年的E3。

而我现在发现有些手游厂商也正打算这样做,其中鹰角算是最积极的那个。

虽然明日方舟嘉年华今年才第二届,不过算上音律联觉的话,鹰角做这种线下大型活动已经4年——要知道《明日方舟》上线也不过才5年。

这4年里,每届投入都在加大:音律联觉年年升级,即使2022年因为不可抗力无法现线下观影,他们还是做了场空无一人的演唱会,录制到线上播放。去年周年庆期间,第一次同期举办了嘉年华,今年更是从一个馆升级成两个馆。

年年亏却年年做?前天稿子的评论区里,不少人不相信这一点,难道鹰角是傻的?

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延续玩家的期待,并进而成为一种只有通过时间才能积攒出来的力量——习惯。

不要小看习惯,一个人的时候叫习惯,但当一群人有着同样习惯时,就会形成共识。而当这种共识变得足够多时,它就会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常识。

四年线下办下来,我觉得鹰角可能有意把这种线下庆典做每年雷打不动的固定节日:保持连续、绝不断更。

01 把事做长

用IP逻辑来做,而非产品逻辑,是这次嘉年华相比去年最大的变化。

馆内不仅有《明日方舟》,还有《明日方舟:终末地》。

今年除了官方馆,还有衍生馆。在官方馆你可以穿过谢拉格的雪国列车,摆弄维多利亚的蒸汽骑士,在卡西米尔的竞技场争个输赢,亦或是到新汐斯塔参观火山......就像周游列国那样,去感受各个国家地区的浓缩标识。

并且这次相比去年还足足增加了一整个馆,来呈现明日方舟IP愈发庞大的内容。你可以游览明日方舟编年史长廊,边逛边回忆游戏里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游逛IP展示长廊,甚至还可以看到衍生动画的角色设定稿,漫画的分镜过程等内容。

顺着路线看完这一圈内容,即便是路人,大概也能对明日方舟这个IP有所感知。

现场我还看到了老带新的情况:老刀客塔一边带着朋友逛,一边按剧情顺序给他安利这章的剧情亮点在哪,哪章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角色等等。借着现场的各色物料,这位朋友被他安利的可能性明显大了不少。

此前有一位公司创始人曾对我表示,一个事能不能成,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看大家希不希望你成。当时我听着感觉还有点抽象,但这次逛到五周年贺图区域的时候,我似乎摸到了他的意思。

那种大家希望并且期待着游戏能好,活动能继续办下去的愿望,就很直白地汇聚在这些画里,字里行间里。明日方舟这个IP,大家是想它成的。

在整个森空岛&同人创作区域里,你可以看到好几面墙的同人画作,现场大屏滚动放着玩家们上传的各种梗图,甚至还展出了玩家自己做的手办。

以及玩家汇聚成墙的祝福、愿望和爱。

更有意思的是,现场还有个允许玩家自由报名的“自由舞台”区域,这个舞台可以说是纯粹的UGC内容,台上的表演者通过自己擅长的形式去演绎对IP爱。

台下观众喝彩的对象,也不是产品或者IP本身,而是身为同好者的那种热情。

几场表演下来,我发现这个舞台的喝彩声绝对不低于官方的主舞台。现场嗨的程度,合唱的声浪,氛围简直就像是小音律联觉,乃至五十米开外的休息区,都有人在鼓掌。

音律联觉、嘉年华、地铁特装、各式各样的线下活动......我认为,这些都是整个明日方舟线下IP打造的一部分,同样是努力把IP做长久的路径之一。

可能会有人问,IP打造,线上和线下到底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个产品?

我认为,做IP的本质是制造共同的记忆,而玩家在线下产生的回忆和线上完全不同。


02 让情更久

在前天我们关于音律联觉的推文底下,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已是多次参加。

在今天现场,我还遇到一个号称自己是连续4年抢到票的四冠王,他说自己明年也有信心抢到。

其实4年音律联觉办下来,只要你参与其中的次数不止一次,就能感知到这种“连续”的力量:玩家们的记忆正在被连起来,进而形成一种共识与习惯。

比如说在音律联觉里,大家会非常有默契的大喊“画了不卖,心胸狭隘”等梗内容,在最终结束时会合唱“达咩达咩”。、包括“不如多索雷斯”、“并购”、“主播人呢”等等,这些组成了只属于现场的玩家记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默契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像我参加的这场,就听到玩家们齐唱《Radiant》、《Monster》等歌曲,乃至到某些部分,歌手直接将麦对给玩家,就能收获全场大合唱的回应。

参加过演唱会或者看过现场演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除了台上的卖力演出,台下现场观众们的那种情绪释放,同样打动人心:整齐划一的应援棒,震耳欲聋的呐喊喝彩,会心一笑的玩梗吐槽……对很多人来说,这正是现场的核心魅力。

所以也就不奇怪有的一年到头可能也不怎么在游戏里充值,但为了参加一次现场活动,不惜车马路途的折腾。

就比如说嘉年华。你说展台搭建有多牛逼,确实牛逼,但更让人动容的是,现场有那么多人在和你一样为同一款游戏、同一件事投入热爱。

在现场游玩时,几位素不相识的玩家几句话聊开后,就变得像大学室友一样熟络;还有海豹玩家会拿着平板,晒他的300抽满潜logos和四潜W。

乃至一位天津来的小哥,带着快板,在现场就给大家表演了起来,大家也很默契地散开,围着他拍起了视频。最后大家还给他取了个新艺名:物理zc目录。

来到这里的玩家通常关注的不是产品,而是IP。不管是已经弃坑多时,还是半弃坑状态的玩家,都可以享受现场的快乐。这次鹰角还给玩家们准备了打卡手环与对应的小程序互动玩法,给现场本身提供了新的"可玩性"。

我在现场拿了不少无料,可能相比产品玩法本身,整个IP内容和社群生态才是自己留念《明日方舟》的原因。

甚至我还遇到个极端情况:平时基本长草,但新活动推出时,总是会想上去抽抽喜欢的角色,买买心仪的衣服。

包括我自己,坦白说游戏也玩得时断时续的,但我仍然会被《明日方舟》线下的这种氛围所打动,并暗暗心想,要把自己的热情留给未来的《明日方舟:终末地》——虽然我现在称不上是《明日方舟》的核心玩家了,但在持续参与线下活动的影响下,仍是IP的用户。

如今4年过去,我想不管你是连续参加,是中间没去成,还是从来没有去过,在全方位的同好记忆轰炸下,大概都对《明日方舟》的线下内容有一定的认知: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未来就算出现鹰角嘉年华,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03 成为习惯

看到这你会发现,线下活动的IP逻辑相比产品IP而言,天然具有更强的,制造回忆的能力。

毕竟它直接来自于现实,有着从嗅觉到触觉的全面记忆。

你也许会忘记某个具体的世界观设定,但你大概率能回想起参加活动时的体感:被人群声浪震得发麻的头皮,以及长时间跑场导致的脚痛,以及这次明日方舟嘉年华现场时突然出现的求婚现场。

而对更多人来说,可能这次最记忆深刻的点,就是星铁嘉年华和方舟嘉年华在上海徐泾东地铁站的"碰面"了。

这种全身心的深度参与,会让人获得更强的反馈,以及更重要的,让大家形成对同一件事的习惯、共识——线上要做到这事,要难得多。

不过要把这事持续地做下去当然也不会那么容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产品数据衰退了,还要不要做?产品被新品迭代了,还要不要做?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还要不要做?

虽然这些问题短时间看,都不是问题。但如果活动要再做个三五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问题总是会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能坚持且连续地做大型线下活动的游戏,少之又少。谁还没个意外呢?

更何况,以音律联觉举例,这个年年亏却年年做的项目,没有足够强的理由,很难说服上上下下的人。

那么理由在哪?可能就在于这事它只有持续做,才有机会成为二次元文化圈里,一种固定存在的流行节日。

有风险但更有回报。因为一旦成为节日,就意味着它从一个人的习惯,一群人的共识,进化为了"某种共同的常识",一种年年都普遍存在的常识。这时无需任何强调和宣发,在这个文化圈里的所有人,都会知道它的存在,并会对其展开或多或少的期待。

说得更直白点,就像当双11成为常识性的消费节日后,每年都有不少人会不自觉划出预算,把消费行为改到这天,乃至在9、10月时看到想要的东西时,都会下意识劝自己再忍忍,忍到双11再买。

当然,线下的文娱展会和这种线上电商节并不一样,可能更好的例子是曾经的暴雪嘉年华。

如果有一天,不用官方PUSH,非核心、非方舟用户的二次元玩家们,每年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去关注今年的明日方舟嘉年华、音律联觉在哪办、什么时候办、打算怎么办的时候,那么就说明鹰角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