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独特美术风格的游戏项目,往往在上线前就能吸引相当多玩家关注,但想找到能表现独特风格的原画并不容易。
在上月举行的GGAC 2019 CG艺术家峰会上,2D组评委Krenz以《个人创作及画法的提炼分享》为主题,分享了他在个人创作风格上的探索经验。
Krenz
Krenz在台湾从事美术教育产业多年,有10年自由插画师经验,在二次元领域,他是大触级别的画师。此前,他曾为《碧蓝航线》、《阴阳师》、《明日方舟》等游戏提供插画。
Krenz《阴阳师》插画
Krenz《明日方舟》插画
外界有人称Krenz的风格为“厚涂二次元”,按照Krenz此前的说法,他的作品“人物的画法和造型是比较像二次元画法,但透视、结构等方面是偏西化的风格,色彩、固有色偏印象派的处理手法。”
Krenz个人作品
2015年,他在CG视觉艺术作品网站ARTSTATION的获赞数在全站排名第一,但就是那一年,他发现“已经掌握的作画方式既成为了生存技能,又阻碍了后期发展。”
于是,他要求自己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进行绘画练习,如全程硬笔绘画、只能手动调整色彩数据;再比如尽可能不做塑造,靠构成和色彩搭配完成画面等等。
2016年,他又尝试用电绘模拟水彩画、素描等传统绘画的纹理,将摸索出来的技巧融合在原创作品中,形成了一种保有二次元味道,同时笔触和颜色厚度拥有传统绘画(如水彩)质感的个人风格。
此次演讲中,他分享了他2015年以来探索出来的电绘实用技巧、用电绘模拟水彩画纹理的要点,以及工作后如何继续提升技能水平的经验。
即便读者不从事美术相关职业,通过阅读Krenz的分享,也能更好的理解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提升路径。
Krenz个人作品
以下为葡萄君整理的演讲实录。
今天我的分享内容是如何形成个人创作风格。
2015年,我发现凭借已经掌握的作画方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工作。这套作画方式虽然成为了我的生存技能,又阻碍了我后期发展。于是,我开始尝试用习作心态做一些作品,不追求完成度,也不要求符合我往常的风格。
当时我想得很清楚,要探索不同画法,失败也没关系。这是一张当时的习作。我限制自己不能用带压感或有渐层的笔刷,只能用“19号笔“。“19号”的特点是,你选择什么颜色,下笔就是什么颜色。
以前有同行曾表示,用硬笔画图进步最快,但说不清楚为什么。我画的时候发现,用硬笔刷需要画师掌握图片中所有颜色的准确数据,必须完全数据化。
我画下图左上部的色彩渐层时,先选基本颜色画一部分,再手动调明度等参数,一点点试出下一部分的颜色。
用有压感的笔刷画起来很容易,因为刷的时候会产生颜色的深浅变化,可以在其中选合适的颜色,但我要求自己只能手动调整数据。
再讲讲如何处理光的衰减。下面这张图,光从上方照到中间,往左右扩散的时候,A、B、C、D四个区块亮度会有差异。
我每画一笔都会手动调整数据,比如下图中间部分(见红框标示),我想画得更亮一点,吸取颜色发现数据是65,我会把数据升到66、67、68......一点点尝试,直到找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这样画了4到5张习作后,发现只需要在原有亮度基础上拉高3-5度,就能实现差不多的效果。以前我画画主要凭感觉,很难和他人沟通,有时我只想让亮度提升4度,但别人可能理解成升高20度。
之前我的一些学生喜欢画厚涂,每次都用带压感的笔戳戳戳(见下图红框区域),戳2、3个小时,直到把整个脸部画出来。
我问他们,你能不能用线条把脸画出来?当他们尝试用线条勾画时,发现画得口歪眼斜,以后他们可能不会再尝试用线条勾画了,但我强迫自己要用不一样的画法,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学习新事物肯定会出现暂时性的绩效下降,但掌握关键技术后,又会重新上升,中间会有一段时间往下沉。这种学习新技术下沉再上升的过程,能增加画法的多样性。
当大家下沉的时候,会有杠精批评你画的不如以前好,如果你用回之前的技法,他们又会抱怨看腻了。
下面这张图,我要求自己只能用简单的色块。图里的线全部都是用描边工具画的,我画了个色块,然后让它有边线,色块里面不能刻东西,所以前后黑白灰穿插要做得非常仔细。
放大图片会看到所有花朵都是点一个点,没画细节,系统自动帮我描边。我花了很多时间做类似实验,挑出一些参数,寻找真正对画面产生效果的东西。
后来我想看线条会对画面会产生什么影响,就画了下面这张图,图中所有形状都是拉色块,线条都是用描边工具画的,看起来有点像开发风格。
2016年,我开始研究用电绘表现传统绘画质感。
下图是澳大利亚水彩画家约瑟夫(Joseph Zbukvic)的作品,我想用电绘画出他的感觉,但是这张画变化太多,我一度以为做不到,只能尝试调整图片,寻找可能性。
我发现如果把图片明暗调到极限,这张图就会变成两层调子的图,两层调子基本上随着明暗交界线去画的,这种状态我觉得好像可以尝试一下。
我联想到传统美术中的“留白胶”,把白色区域遮起来,对未遮盖的部分上色,最后把胶撕掉,就能保留完整的亮的轮廓。我由此开发了一个做法,这张图全关掉给大家看,我之前画黑白,怎么画?
下图是我模仿的效果。
先看原始照片,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画,就用阈值调成全黑白。
电绘里随机色块很难实现,如果直接用笔刷去刷,色块排布会遵照笔刷的方向,但我先开一层阈值,第一阶段遮罩在阈值底下画,画出来的色块排布就有了随机性。有了随机性,就能画出一些类似水彩中干笔的纹路效果。
做出这样的效果之后,我再将它们全部合并,去焙,再把黑、白分开,就会出现黑、白两层图层。
之前的硬笔练习,让我理解了灰阶的明度值数据,后来我再看图片,会下意识用数据化的方式去解读。
在我看来,下面这张图这里大概50,这边大概80,这边是90,这里是20,这是60左右。很多图片明度在50左右,大部分中灰色调在40-60的区间。
有了数据概念,我在那张画中,用一个比较大的笔刷,选一个50左右的色彩去刷,把调子先刷上去。
水彩微妙的冷暖怎么做?开一个新图层,用正片叠底的图层配上正片叠底的笔刷,每次用一个非常亮且偏暖的颜色轻轻刷一笔,就会带来一点点暖色的影响。
因为每一笔是正片叠底,所以每笔都会给色彩带来改变,我再用非常亮且偏冷的颜色刷,画面就有了微妙的冷暖。
打底需要很多色彩变化,我会直接用大喷枪,搭配两种图层效果去做,一个图层效果是正片叠底,另一个是滤色,滤色通常用来画空气。
怎么画空气?选一个滤色的图层,选一笔暖色,然后再刷冷色,可以画出空气中因为光的折射带来的冷暖变化。
我每一笔换一个颜色,由于笔刷有笔触方向,就像一束光从这里洒下来。这种方向性是从素描学到的。
暗部处理完再回到亮部,分开处理就简单很多,用正片叠底的图层和正片叠底的笔,一层层罩上去,再用非常亮的颜色,红色已经有了,我们这次选一点点偏黄的,再加一点点冷色。
最后找一些带纹理的笔刷,加一点点就好了,再对数据进行微调,我每次只降1-2明度,这样就产生了颗粒感和纹理。
当时我还研究怎么做出水彩的干擦效果,发现如果把笔刷改成铅笔工具,刷出来的效果全部都是白的,很接近干擦的感觉。
因为水彩的不可控性很高,既然我能用电绘产生类似水彩的效果,模仿其他传统绘画的质感肯定也是可行的。
我做过很多挑战读者的事情,下面这张画边缘几乎都是松散的,我没有画实体,想测试大家能够接受多松散的图。后来我发现人们不喜欢很松散的图,又把画面收紧了。
我研究过怎样不画结构还能画出腹部,因为不画结构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当大家都在画结构的时候,你如果不画结构,画风会比较特别,更容易被市场记住。
我用下图做过测试,想看看这种素描风格图片是否能在保留形状的同时,又有那种排列的感觉。
这里分享一个万能的复形画法,你只要把黑白画出来,然后在亮的地方把调子铺回去,暗的地方也把调子铺回去,就得到了一个形状没有松散掉的图,再慢慢把细节填充上去。
我后来发现一个规律,有些画作的远景不画任何内容物,我称为“画空气”,靠的是将远景的剪影做得很仔细,但它不会画一座很干净的塔,而只是用一些小的碎点,这些小碎点反映到人的眼中,就会觉得远景有细节。
人对细节的感知来源于最小用笔单位,画面中的最小颗粒,是人判断画面是否精致的依据。
理解了这个细节,只要剪影画得好,远景没烦恼。我就把黑色画好,在里面刷一大堆颜色变化,但前景必须要把体积画出来,人有明暗交界线。前景画体积,后面画空气。
我在这张图尝试把水彩效果整合到自己的插画中,将前景人物画好,背景想尽办法不要把士兵画出来。
我发现,在士兵轮廓里面刷纹路是不够的,还要有笔刷方向,产生一种阳光洒下来的感觉。我刷了很多有排线的笔刷,再用旗帜做出暗示,最后将远景人物加一点点顶光,暗示这边有体积。
因为这些探索,2016年我的绘画风格出现了改变,当时有人问Krenz画的图怎么变松了?甚至有人说K大的图都是收不紧的,但练习一定会遇到暂时性绩效下降和杠精,要做好心理建设。
2018年后,我就可以不用遮罩的技巧,直接通过手刷做出类似效果。通过之前的练习,我知道如何保留纹理,不用把画面画得非常紧,不用刻画细节,通过色彩变化,让人感觉画面非常细致。
下图远景中有很多小点,能让人感觉画面拥有细节。细节感不在于脸部刻画得多细,而是在于人们会把画面中的最小色块当成细节,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画面里做小碎点,小碎点一上去就出效果了。
Krenz《King of Glory》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做插画需要知道明暗交界线、色彩、笔刷、笔触、素描纹理、造型......你学习的过程中会临摹别人的技法和风格,这些知识是碎片化的,你自己要将知识整理成系统性结构。
我早年临摹《七龙珠》,只知道漫画里眼睛、鼻子的画法,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画,后来学习了透视和结构,才知道漫画应用了解剖学。
很多初学者常常会忽视知识系统的搭建,他们可能只临摹某个作者,或一直注重刻画细节,没有造型设计的概念,只知道用笔刷去怼。
有人说上网课只能变成复制人,我练习过程中也上过很多老师的课,为什么我没有变成复制人?因为我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会把那些老师画法特色嵌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大家如果想发展出特别的个人风格,我建议去研究和自己完全不同系统的绘画画法,直到能接近商业标准,再把这些画法运用到原创作品中,很可能就画出和大家都不一样的东西。
之前谁会想到能把水彩和数位结合?当我花时间整理出水彩的电绘画法后,由于这种风格在市场中很稀有,我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最后,我建议大家每月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和时间去做“研发”,我定的比例是15%。
如果你每月薪水是4000块,每月拿出15%,大概是600块,足够上单堂网课了。如果存半年,应该能上一个4-5个月的网络班。
每个月投资500块钱,如果能让你明年月薪涨到5000,就能把投资的钱赚回来。我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推荐你们这样做。
如今画师除了画画之外,最好还要掌握写作和写PPT做汇报的能力。因为画画的人表达能力都相对弱,表达能力稍微好一点的画师更容易脱颖而出。
Q:自由画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谋生?
Krenz:第一接包,第二出自己的画册,出画册其实就是做自己的项目。之前我听一些在公司做项目的大大说,接包的画师没有项目概念,但其实画册就是项目。
如果你要出画册,要考虑怎么让读者第一眼就被吸引。我怎么做?封面先画美少女,多画头像,如果感觉对了,读者有可能拿起来翻甚至购买。如果你一开始就画一个双手抱胸的猛男,拿起来翻的人可能就少一半。
你要做自己的产品,不只是书,包括订阅、教育。你的作品要让一般人看得懂,不能只做高大上。这中间的操作不一定和画画相关,而是整体的策略。
我个人的策略是,在不脱离市场光谱太远的情况下,挖掘个人特色,具体分为三方面:表现技法、代表作、系列题材。
系列题材很重要,如果你想做自由插画师,那就找一个题目作为你的个人项目,画6到8张,或画一系列速写,用26天完成26张,这就叫系列作。
系列作和代表作的区别是什么?代表作要单张图厉害到大家都能记住你,这很难,但如果你画一系列蟑螂拟人,可能很快就被市场记住了。
我的策略就是不要脱离主流和二次元太远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个人特色,然后用二次元让一般人能够看懂,但是写实基础要让专业人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