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盛久网络CEO陈玉林个人微博上的博文。
昨天说了下游戏圈“流水”的问题,很多朋友私信问怎么不早说。其实09年就深谙其中窍门,只是一来当时在盛大不好随便发表言论,二来当时媒体大多还是独立的尚不能得罪,所以一直沉默。现在自己创业言论自由了,且媒体大多自己做平台,优势流量在自、联运中想买也买不到。既然产业资源已经垄断到买都无法买的阶段,为什么还要保持沉默?也该到真热爱游戏者在沉默中爆发的时机了。
(文中所指的“昨天所说流水问题”为微博:@鲁钝-陈玉林:游戏圈现在风靡“流水”二字,动辄千万上亿,但依然不断听到流水公司因亏损倒闭的消息。不禁要问,各位能不说流水说利润吗?用一笔钱刷数据——骗来投资打品牌——与推广公司联合“做流水”——贿赂平台管流量的总监对刷财务数据——再融资!这就是页游手游行业的普遍生存模式。产业规模何其虚…)
一、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
从03年加入盛大,一直到12年创业,横跨10年,公关主管、总办助理、市场经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媒介总监、市场总经理,几乎每个领域的岗位都认真经营过,且都还算有出色表现。其中,最得意的莫过于2008年推出网页游戏《纵横天下》的经历。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知晓,《纵横天下》是全球首款月收入过千万的产品。也正是它的出色表现,引爆了国内的网页游戏产业。随后的多款热门产品,不需要遮掩,敢说不是抄袭的《纵横天下》?当时百度游戏频道还没建立,多次找我帮出谋划策并达成第一次联运;新浪、铁血甚至多地电信的第一次网页游戏联运,都是实践在《纵横天下》。那时候多单纯,没有任何猫腻,投入多少资源就给多少干净的分成!
遗憾的是,当时的盛大热衷于通过18收购所谓已经有产品的页游团队,对自身研发与建设平台不关注,招个人最快流程都要3个月以上,导致产品开发按端游思路磨蹭不前。虽然在08年独揽行业内众多顶级奖项,但白白浪费了绝好的市场机遇,将页游的高潮让给了更多后来者。
最早的那批页游用户,很单纯,可以和端游中一样组织打据点,可以建很多的QQ群几年不离开,可以组织线下活动,可以为了游戏写几千几万字的文章……在现在大多“流”活三两月的页游中,这样的情境已经不可能再发生了。
《纵横天下》培养了一大批人。这些人很多后来都成了各家公司的市场总监、制作人、主策划、商务总监等等。也正是通过他们,陆续听到反馈,他们的页游产品被某强势平台憋死了;去和某平台商务总监谈联运,人家直接拉出去喝茶,要联运区20%的私人回扣;产品在某平台上了,必须要陪他们管资源的负责人打通宵德州,要是一晚上你输了少于10万,那后面推广的资源就惨了;某产品流水都快5000万了,竟然还亏损,因为数字是和平台互相做起来的;不管有多少人一个月开服少于100个都不好意思谈联运;平台资源圈有广东帮和北京帮,你只要拒绝了一家的回扣要求,马上联合起来抵制你,一家都别想谈成……如此等等,听的心惊肉跳!!!
对我们这些最早的一批盛大系的、老老实实做游戏的人而言,真不敢相信,一直以来觉得还算干净的游戏行业,竟然在页游发展的短短三两年内,黑幕如此!堕落如此!
二、为什么要触及这个话题
在页游互相刷“流水”,把一批傻傻的投资人的钱刷进了推广公司、平台资源负责人、以及制造流水产业链的各环节大佬的口袋后,投资人也开始聪明了,不玩了。于是手游的投资高潮又来了。遗憾的是,快速崛起的,依然是可怕的“流量平台”。
一个以前的老部下跟我抱怨说,他们要推一个很不错的手游,也准备了千万的市场费,考虑到联运太坑上游,利润太薄,因此不打算做联运。但不成想,不做联运竟然广告费按正常思路花不出去!
为什么呢?流量就在那么几个大的平台手里,那些“过油手”们有充分的理由让自己的老板相信,联运来的钱肯定比广告快和所谓的“多”。因为绝大多数老板还是有上市的梦想,或者已经上市了需要对每季度的财报数据负责的。因此,流量能直接变现当然比买广告来的直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游的流量80%以上集中在联运平台手里,买不到,要么你就认命去联运赚点辛苦钱;剩下的20%作弊数据又太多不敢买。这么一对比,页游领域至少还有不少零散的流量可以买到,是多么的幸福啊!
再回首端游领域,赫然发现,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平台兼并垄断态势非常迅速。通过工具霸占了90%以上活跃用户的大平台,都开始不卖核心资源,留着自己洗用户养产品。而剩下来的流量,看看价格你就知道了,举个简单的例子,5年前一个有效点击可以控制到5分以下,现在平均要2块;以前网络广告的价格是一年以上一调整,现在有的已经是月调整。成本翻了多少倍?
买肉买菜至少还有物价局可以调控,但网络广告的售卖,完全是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于一体的霸头们自己说了算。可以说,这是对游戏领域创新最大的铡刀,处理不好,目前看起来欣欣向荣的网络创意产业,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摔一个大跟头。
以前不敢吱声不敢抗议,因为至少还有一点幻想,可以买到那么一点残羹冷炙,但现在呢?幻想已经近乎不存在了,那么那些还每天通宵搞原创、倾家荡产搞创业的中小企业的新兴者们,还能不觉醒?难道总要等头破血流后才能醒悟,那代价也太大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牢骚。不尽然。网络领域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比如博客刚兴起时,很多人都说我们没机会了,但2年后开心网起来了;在很多人又说没机会时,微博起来了;然后又是微信。在不断碎片化、淘汰性的应用体验面前,机会总在眼前,QQ那样的机会百年一次而已。
虽然现在流量的工具化垄断异常明显,产业环节极其不透明不健康,但胜在现在的网络用户相信口碑,不绝对依赖工具。如果能跳出传统营销的固定思维,加上对自身的产品有信心,打打品牌靠口碑赢得新机会又何妨!